【詞語望塵而拜是什么意思】“望塵而拜”是一個漢語成語,用來形容一個人對權勢、地位極高的人極度敬畏,甚至在遠遠看到對方的車馬揚起的塵土時,就立刻跪下叩拜,表現出極高的恭敬和畏懼。這個成語多用于諷刺那些趨炎附勢、毫無骨氣的人。
一、詞語解析
詞語 | 望塵而拜 |
拼音 | wàng chén ér bài |
出處 | 《后漢書·王符傳》 |
釋義 | 形容對權貴極度恭敬,甚至未見其人先已跪拜。 |
用法 | 多用于貶義,諷刺趨炎附勢之人 |
近義詞 | 奉承拍馬、阿諛奉承 |
反義詞 | 堅貞不屈、剛正不阿 |
二、成語來源與背景
“望塵而拜”最早出自《后漢書·王符傳》,原意是說有人在路上遠遠看到官員的車馬揚起的塵土,就立刻跪下叩拜,表示極度的尊敬。后來這個成語被用來形容那些為了討好權貴而不惜一切手段的人,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。
三、使用場景舉例
場景 | 示例 |
職場中 | 小李一見到老板,還沒等走近,就趕緊鞠躬問好,真是望塵而拜。 |
社會現象 | 在某些地方,一些人對有錢有勢的人總是低聲下氣,仿佛望塵而拜。 |
文學作品 | 作者通過描寫角色望塵而拜的行為,揭露了社會的虛偽風氣。 |
四、總結
“望塵而拜”是一個具有強烈諷刺意味的成語,用來批評那些對權貴過分恭敬、沒有原則的人。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應保持獨立人格,不盲目崇拜權威,做到知禮而不失尊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