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摧枯拉朽的意思】“摧枯拉朽”是一個漢語成語,常用于形容強大的力量或迅速的行動,能夠輕易地摧毀一切脆弱的事物。這個成語形象生動,富有表現(xiàn)力,常用于描述戰(zhàn)爭、改革、技術進步等場景中的強大破壞力或推動力。
一、成語解釋
項目 | 內(nèi)容 |
成語 | 摧枯拉朽 |
拼音 | cuī kū lā xiǔ |
出處 | 《后漢書·西域傳》:“若以天子之威,而行誅伐,如摧枯拉朽?!? |
釋義 | 形容力量強大,輕而易舉地摧毀腐朽、脆弱的事物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軍事、政治、社會變革等領域的強大影響力。 |
近義詞 | 勢如破竹、所向披靡、勢不可擋 |
反義詞 | 舉步維艱、力不從心、寸步難行 |
二、使用場景舉例
場景 | 示例句子 |
戰(zhàn)爭場面 | 敵軍如潮水般涌來,我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潰敵陣。 |
社會變革 | 改革政策出臺后,舊制度被摧枯拉朽地瓦解。 |
技術發(fā)展 | 新技術的出現(xiàn),對傳統(tǒng)行業(yè)形成了摧枯拉朽的沖擊。 |
三、成語來源與演變
“摧枯拉朽”最早出自《后漢書·西域傳》,原意是指用強大的力量去打擊敵人,就像折斷干枯的樹枝、拉倒腐爛的木頭一樣容易。后來逐漸演變?yōu)橐粋€廣泛使用的成語,用來形容任何具有壓倒性優(yōu)勢的力量或行動。
四、注意事項
1. 適用對象:該成語多用于描述力量強大、目標明確的行動,不適合用于描述軟弱無力的情況。
2. 情感色彩:通常帶有正面或中性的色彩,但在某些語境下也可能帶有破壞性的意味。
3. 搭配使用:常與“勢如破竹”“雷霆萬鈞”等成語搭配使用,增強表達效果。
五、總結(jié)
“摧枯拉朽”是一個極具畫面感和力量感的成語,適用于描述各種具有強大破壞力或推動力的情境。通過了解其含義、出處及使用方法,可以更準確地在寫作或口語中運用這一成語,提升語言的表現(xiàn)力和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