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春花秋月何時了原文】一、
《春花秋月何時了》是五代時期南唐后主李煜的代表作之一,原題為《虞美人》,是一首抒發(fā)亡國之痛和人生感慨的詞。全詞以自然景物起興,借景抒情,表達了作者對過往繁華的追憶與現(xiàn)實境遇的無奈。
此詞語言簡練,意境深遠,情感真摯,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經典之作。通過“春花秋月”這一四季更替的意象,引出對時間流逝、人生無常的感嘆,進而引發(fā)對故國的思念與對命運的哀嘆。
二、原文及賞析
原文:
春花秋月何時了?往事知多少。
小樓昨夜又東風,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。
雕欄玉砌應猶在,只是朱顏改。
問君能有幾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
賞析:
- “春花秋月何時了?”:開篇以反問形式點題,表達對美好時光消逝的無限惋惜。
- “往事知多少”:回憶往昔,感慨萬千,暗示心中有無數(shù)難以言說的情懷。
- “小樓昨夜又東風”:描寫環(huán)境,烘托出孤獨與寂寞的氛圍。
- “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”:月光下的回憶令人傷感,表現(xiàn)對故國的深切懷念。
- “雕欄玉砌應猶在,只是朱顏改”:昔日宮殿仍在,但人事已非,暗含物是人非的悲涼。
- “問君能有幾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”:以流水比喻愁緒,形象生動,情感深沉。
三、關鍵詞對比表
詞語/句子 | 含義 | 情感色彩 | 作用 |
春花秋月 | 自然美景 | 美好、短暫 | 引出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|
往事知多少 | 回憶過去 | 懷念、惆悵 | 表達內心復雜情緒 |
小樓昨夜又東風 | 環(huán)境描寫 | 孤獨、寂寥 | 增強畫面感和情感氛圍 |
故國不堪回首 | 對故土的思念 | 悲傷、哀怨 | 表現(xiàn)亡國之痛 |
雕欄玉砌應猶在 | 舊日景象 | 美麗、凄涼 | 對比今昔變化 |
只是朱顏改 | 人物變化 | 感嘆、失落 | 表達物是人非的感慨 |
問君能有幾多愁 | 抒發(fā)情感 | 深沉、哀婉 | 總結全詞情感核心 |
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| 比喻愁緒 | 深長、綿延 | 形象化情感,增強感染力 |
四、結語
《春花秋月何時了》不僅是一首寫景抒情的佳作,更是李煜個人命運的真實寫照。它用最樸素的語言,道出了最深刻的情感,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千古絕唱。無論是從藝術價值還是歷史意義來看,這首詞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深入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