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側目而視的意思】“側目而視”是一個漢語成語,常用于描述人們對某人或某事感到不滿、輕視或憤怒時,用斜眼看對方的行為。這個成語不僅描繪了外在的神情動作,還反映了內在的心理狀態(tài)。
一、成語解釋
出處:最早見于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:“項王乃疑范增與漢有私,稍奪其權。范增怒曰:‘天下事大定矣,君王自為之。愿賜骸骨歸卒伍?!宦?。項王使者來,范增曰:‘吾聞秦軍破趙王,趙王已死,項王欲為帝,臣請辭?!椡跖?,使左右擊之,范增死。于是諸將皆側目而視?!?/p>
釋義:側目而視,指用斜著眼睛看人,表示對某人或某事感到不滿、輕視或憤怒。它是一種帶有貶義的表達方式,常用于形容對他人行為的不屑或敵意。
二、成語用法
- 詞性:動詞性成語
- 結構:聯(lián)合式
- 感情色彩:貶義
- 使用場合:多用于書面語,尤其在文學、歷史或批評性文章中較為常見
三、近義詞與反義詞
類別 | 成語 |
近義詞 | 嗤之以鼻、不屑一顧、另眼相待 |
反義詞 | 仰慕不已、刮目相待、敬重有加 |
四、使用示例
1. 他對同事的無禮行為感到憤怒,只能側目而視。
2. 在會議上,他側目而視那位提出荒謬建議的人。
3. 老師發(fā)現(xiàn)學生在課堂上側目而視,便立刻制止了這種不尊重的行為。
五、總結表格
項目 | 內容 |
成語 | 側目而視 |
拼音 | cè mù ér shì |
出處 | 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 |
釋義 | 用斜眼看人,表示不滿、輕視或憤怒 |
用法 | 動詞性成語,貶義 |
近義詞 | 嗤之以鼻、不屑一顧 |
反義詞 | 敬重有加、刮目相待 |
使用場景 | 文學、批評、日常交流(書面語) |
通過以上內容可以看出,“側目而視”不僅是一個形象生動的成語,更是一種情感的外化表現(xiàn)。了解它的含義和用法,有助于我們在寫作和日常交流中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態(tài)度與情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