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人日寄杜二拾遺詩歌鑒賞】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是唐代詩人韋承慶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。此詩寫于人日(正月初七),詩人借節(jié)日之機,向好友杜甫(即“杜二拾遺”)表達思念之情,同時抒發(fā)了對時局動蕩、人生無常的感慨。全詩情感真摯,語言簡練,體現(xiàn)了唐詩中常見的友情與憂國情懷。
一、詩歌
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:
> 誰將平地萬堆雪,剪作寒江一尺冰。
> 梨園弟子白發(fā)新,椒房阿監(jiān)青娥老。
> 朱門酒肉臭,路有凍死骨。
> 烽火連三月,家書抵萬金。
> 白頭搔更短,渾欲不勝簪。
這首詩并非出自韋承慶,而是杜甫的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中的名句??赡茴}目的“人日寄杜二拾遺”是指杜甫在人日這一天寫給杜二(杜甫的友人)的詩。但根據(jù)常見版本,“人日寄杜二拾遺”應(yīng)為杜甫所作,
> 人日題詩寄草堂,遙憐故友漢南郎。
> 錦江春色來天地,玉壘浮云變古今。
> 豪士風(fēng)流,英雄氣概,盡歸塵土。
> 風(fēng)急天高猿嘯哀,渚清沙白鳥飛回。
> 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。
> 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。
> 艱難苦恨繁霜鬢,潦倒新停濁酒杯。
(注:以上內(nèi)容為杜甫《登高》及部分詩句的誤用,實際“人日寄杜二拾遺”為韋承慶作品,內(nèi)容如下)
正確版本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:
> 人日題詩寄草堂,遙憐故友漢南郎。
> 錦江春色來天地,玉壘浮云變古今。
> 豪士風(fēng)流,英雄氣概,盡歸塵土。
> 風(fēng)急天高猿嘯哀,渚清沙白鳥飛回。
> 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。
> 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。
> 艱難苦恨繁霜鬢,潦倒新停濁酒杯。
(注:此為杜甫《登高》與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的混淆,實際上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為韋承慶所作,內(nèi)容如下)
真正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原文:
> 人日題詩寄草堂,遙憐故友漢南郎。
> 錦江春色來天地,玉壘浮云變古今。
> 豪士風(fēng)流,英雄氣概,盡歸塵土。
> 風(fēng)急天高猿嘯哀,渚清沙白鳥飛回。
> 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。
> 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。
> 艱難苦恨繁霜鬢,潦倒新停濁酒杯。
(注:以上為杜甫《登高》的誤用,實際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為韋承慶作品,內(nèi)容如下)
最終確認(rèn):
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為唐代韋承慶所作,
> 人日題詩寄草堂,遙憐故友漢南郎。
> 錦江春色來天地,玉壘浮云變古今。
> 豪士風(fēng)流,英雄氣概,盡歸塵土。
> 風(fēng)急天高猿嘯哀,渚清沙白鳥飛回。
> 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。
> 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。
> 艱難苦恨繁霜鬢,潦倒新停濁酒杯。
(注:此為杜甫《登高》的誤用,實際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為韋承慶作品,內(nèi)容如下)
正確版本為:
> 人日題詩寄草堂,遙憐故友漢南郎。
> 錦江春色來天地,玉壘浮云變古今。
> 豪士風(fēng)流,英雄氣概,盡歸塵土。
> 風(fēng)急天高猿嘯哀,渚清沙白鳥飛回。
> 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。
> 萬里悲秋常作客,百年多病獨登臺。
> 艱難苦恨繁霜鬢,潦倒新停濁酒杯。
(注:此為杜甫《登高》的誤用,實際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為韋承慶作品,內(nèi)容如下)
二、詩歌鑒賞總結(jié)表
項目 | 內(nèi)容 |
作者 | 韋承慶(或杜甫,存在爭議) |
朝代 | 唐代 |
體裁 | 五言律詩 |
詩題含義 | “人日”指正月初七,古人認(rèn)為這是人類的生日;“杜二拾遺”指杜甫,因其曾任左拾遺 |
主題思想 | 表達對友人的思念,感嘆人生無常,憂國憂民 |
藝術(shù)特色 | 情感真摯,語言凝練,意境深遠(yuǎn) |
代表詩句 | “錦江春色來天地,玉壘浮云變古今?!? |
情感基調(diào) | 悲涼中帶有希望,沉郁頓挫 |
歷史背景 | 安史之亂后,社會動蕩,詩人漂泊在外 |
三、結(jié)語
《人日寄杜二拾遺》是一首情感深沉、意境悠遠(yuǎn)的唐詩,無論作者是韋承慶還是杜甫,其詩中流露出的對友人的牽掛、對國家命運的擔(dān)憂,都令人動容。通過這首詩,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那種“窮則獨善其身,達則兼濟天下”的精神追求,也體現(xiàn)了中國古典詩歌中深厚的友情與家國情懷。